优秀的编程知识分享平台

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
Python:浅析列表的变长变短(python列表的长度和内容可以改变,但元素类型必须相同)

nanyue 2024-09-23 10:50:06 技术文章 7 ℃

前言

Python 的列表(list)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数组,可以随意调整长度。正是因为这种便利,使得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去修改数组以满足我们的需求,其中相比于 insert,pop等等而言,append用法更常见。

有像这样使用:

也有像这样使用的:

这样用很开心,也很满足。

但其实只要遇到能够动态修改数据长度场景,我们都应该马上反应过来一点,那就是内存管理的问题。

如果运行效率和便捷性同时满足的话,那简直就是大大的福音呀。

然而,上帝为你开启一扇窗的同时肯定也已经关上了一扇门了!

吝啬的初始化

深受预分配知识的熏陶,我们也是觉得 list 在初始化是有分配一定的长度的,要不然每次都申请内存那得多 ”low“ 啊。

然后实际上 list 真的就是这么 ”low“:

我们的猜测是,list 在定义之后,会预先分配好一个一定大小的池用来塞数据,以避免动不动就申请内存。

但是在上面的实验看出,一个成员的列表,比一个空列表,长度仅仅只是大了 8 字节,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预分配的池,那么在预分配个数之内添加成员,两者的内存大小应该是保持不变才对。

所以可以猜测这块list应该是没有这样的一个预分配内存池。这里需要来个实锤


当我们在执行test = [1]时,实际上只做了两件事:

  1. 根据成员的数目,构建相应长度的空列表;(上述代码)
  2. 一个个将这些成员塞进去;

可能有童鞋会觉得,在塞成员的那一步,说不定会触发什么机制使它变大?

很可惜,因为初始化用的方法是PyList_SET_ITEM, 所以这里是木有的触发什么机制,只是简单的数组成员赋值而已:

所以整个 list 的初始化,还真的就是木有预分配的内存池,直接按需申请,一个萝卜一个坑,实在得狠;

可变长的关键

初始化过程是这样还可以理解,如果运行中还这样的话,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

试想下,在文章开头用append的例子中,如果每append一个元素就申请一次内存,那么list可能要被吐槽到怀疑人生了, 所以很明显,在对于内存的申请,它还是有自己的套路的。

在list里面,不管是insert、pop还是append,都会遇到list_resize,故名思义,这个函数就是用来调整 list 对象的内存占用的。

在上面的代码中,频繁看到两个名词:newsize 和 new_allocated, 这里需要解释下,newsize 并不是增加/减少的个数,而是增加/减少之后的成员总数目。比方说:


上面的 append 触发 list_resize 时,newsize 是 3 + 1, 而不是 1;这边比较重要,因为在pop 这类减少列表成员时候,就是传入缩减后的总数目。

在 list 的结构定义中,关于长度的定义有两个,分别是 ob_size (实际的成员数),allocated (总成员数)

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:

所以 new_allocated 就很好理解了,这个就是新的总坑数。

当名词含义理解得差不多时,我们就能顺藤摸瓜知道一个列表在 list_resize 之后,大小会变成怎样?

方法其实从上面注释和代码都说得很明白了,这里再简单整理下:

  1. 先确定一个基数:new_allocated = (newsize >> 3) + (newsize < 9 ? 3 : 6);
  2. 判断下 new_allocated + newsize 有没有超过 PY_SIZE_MAX, 如果超过了,直接报错;
  3. 最终确定新的总坑数是:new_allocated + newsize, 如果 newsize 是 0, 那么总坑数直接为 0 ;

下面演示下


开始简单的代入法一步步算:

其中:

  • new_allocated = (newsize >> 3) + (newsize < 9 ? 3 : 6) + newsize (因为下面的 newsize > 0)
  • 当原 allocated >= newsize 并且 newsize >= 原 allocated / 2 时,不改变 allocated 不申请内存直接返回



通过上面的表格,应该比较清楚看到什么时候会触发改变 allocated,并且当触发时它们是如何计算的。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关注 allocated?理由很简单,因为这个值决定了整个 list 的动态内存的占用大小;

扩容是这样,缩容也是照猫画虎。反正都是算出新的 allocated, 然后由PyMem_RESIZE来处理。

总结

综上所述,在一些明确列表成员或者简单处理再塞入列表的情况下,我们不应该再用下面的方式:

而是应该用更加 pythonic 和 更加高效的列表推导式:test = [i for i in range(4)]。

经过作者授权转载|原文链接: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17221754

Python零基础和Docker+K8s课程优惠,需要的咨询wechat:17812796384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