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当 Python 解释器读取运行 Python 文件时,它首先会设置一些特殊的变量。然后执行文件中的代码。其中一个变量称为:__name__。它表示模块或脚本的名称。当脚本作为主程序执行时,其值设置为 __main__。如果将脚本作为模块导入,则变量的值将设置为模块的实际名称。
假设我们有以下两个文件:
# my1.py
print("我是my1.py")
# my2.py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print("我是my2.py")
如果我们运行这两个文件,分别输出“我是my1.py”、“我是my2.py”。my2.py 作为脚本文件运行,if 语句条件成立,脚本运行有相应输出。
我们再编写两个文件:
# my3.py
import my1
print("我是my3.py")
# my4.py
import my2
print("我是my4.py")
分别将 my1.py、my2.py 作为模块导入。运行结果分别如下:
我是my1.py
我是my3.py
我是my4.py
在 my3.py 中,my1.py 作为模块导入,my3.py 运行时,my1.py 中的代码也被执行。输出两行文字。
在 my4.py 中,my2.py 作为模块导入,my4.py 运行时,my2.py 中的代码使用 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 进行判断,my2.py 不是作为主程序运行,而是作为模块使用,相应的输出没有被执行。输出一行文字。
简而言之,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 允许文件作为脚本运行时执行相应代码,但在作为模块导入时不执行相应代码。
我们了解了 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 在 Python 中的作用。如果要在脚本运行期间收集用户输入,最好使用它,并避免在导入模块时产生副作用。
?
文章创作不易,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关注、点赞并分享给朋友。如有意见和建议,请在评论中反馈!
?
猜你喜欢
- 2024-11-20 python 代码中 __main__ 有什么用途?
- 2024-11-20 看完文章让你读懂if __name__=='__main__'的含义,面试不用愁
- 2024-11-20 一个实例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__ ==“__main__”
- 2024-11-20 Python if __name__ 的作用介绍
- 2024-11-20 Python基础--Python中的main、__name__ == "__main__"
- 2024-11-20 Python中的 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作用?
- 2024-11-20 算法金 | Python 中有没有所谓的 main 函数?为什么?
- 2024-11-20 Python 中 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 的解释
- 2024-11-20 在Python中定义Main函数
- 2024-11-20 你必须要知道的Python中的main函数
- 08-06中等生如何学好初二数学函数篇
- 08-06C#构造函数
- 08-06初中数学:一次函数学习要点和方法
- 08-06仓颉编程语言基础-数据类型—结构类型
- 08-06C++实现委托机制
- 08-06初中VS高中三角函数:从"固定镜头"到"360°全景",数学视野升级
- 08-06一文讲透PLC中Static和Temp变量的区别
- 08-06类三剑客:一招修改所有对象!类方法与静态方法的核心区别!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cmd/c (90)
- c++中::是什么意思 (84)
- 标签用于 (71)
- 主键只能有一个吗 (77)
- c#console.writeline不显示 (95)
- pythoncase语句 (88)
- es6includes (74)
- sqlset (76)
- windowsscripthost (69)
- apt-getinstall-y (100)
- node_modules怎么生成 (87)
- chromepost (71)
- flexdirection (73)
- c++int转char (80)
- mysqlany_value (79)
- static函数和普通函数 (84)
- el-date-picker开始日期早于结束日期 (70)
- asynccallback (71)
- localstorage.removeitem (74)
- vector线程安全吗 (70)
- java (73)
- js数组插入 (83)
- mac安装java (72)
- 查看mysql是否启动 (70)
- 无效的列索引 (7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