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前言
书接上回,前文主要介绍了环形队列的实现原理以及C语言实现及测试过程,本文将回归到嵌入式平台的应用中,话不多说,淦,上干货!
实验目的
- HAL库下串口的配置及使用
- 环形队列在串口数据接收中的使用
硬件环境
- falling-star board(自设计,下期开源资料,主控STM32f103RET6)
软件环境
- keil5
- cubemx
cubemx配置
1、 时钟的配置,
无论什么平台,什么单片机,第一步,我想都是要搞清楚时钟,时钟是一切的根源,外部晶振选择根据自己的硬件焊接的晶振频率选择,最大频率,此处小飞哥选择的是72MHZ,这个一般越高越好,越高也就意味着功耗越大,当涉及到低功耗的时候,就要考虑不同阶段的时钟频率了。
2、串口配置
主要配置参数见下图:
3、配置调试模式
有时候,我们发现调试模式无法使用,那可能跟这个有关系,通过此配置,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式,同时硬件设计主要注意IO引脚的占用情况。
4、代码生成配置
逻辑代码编写
本次用到的硬件资源不多,cubemx配置也比较少,接下来主要编写环形队列在串口数据处理中的使用。
1、MCU串口接收代码编写
在此之前,先来介绍个串口打印的方法,日常调试过程中,串口打印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利器,尤其是在一些安全芯片上,由于没法进行实时仿真,串口打印成了非常简便且有效定位bug的手段,直接看代码:
#include "stdio.h"
#if 1
#pragma import(__use_no_semihosting)
//标准库需要的支持函数
struct __FILE
{
int handle;
};
FILE __stdout;
//定义_sys_exit()以避免使用半主机模式
void _sys_exit(int x)
{
x = x;
}
//重定义fputc函数
int fputc(int ch, FILE *f)
{
while ((USART1->SR & 0X40) == 0)
; //循环发送,直到发送完
USART1->DR = (uint8_t)ch;
return ch;
}
#endif
#define useruart_printf_debug//产品调试完成后,只需要屏蔽此条宏定义,即可关闭串口打印功能
#ifdef useruart_printf_debug
#define uart_printf(format, args...) \
do \
{ \
printf(format, ##args); \
} while (0)
#else
#define uart_printf(format, args...) \
do \
{ \
} while (0)
#endif
串口接收中断编写:
void UserUartInit(void)
{
HAL_UART_Receive_IT(&huart1, &UART_TXRX_Para.RxData, 1);
/*初始化顺序循环队列*/
InitQueue(&Q);
}
//串口接收回调函数
void HAL_UART_RxCpltCallback(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)
{
if (huart->Instance == USART1)
{
//数据插入队列中
EnQueue(&Q, (DataType)UART_TXRX_Para.RxData);
}
//接收完一字节需要再次打开接收中断
HAL_UART_Receive_IT(&huart1, &UART_TXRX_Para.RxData, 1);
}
串口接收数据处理,这部分比较简单,我们就在while中调用,有数据就去取出去,然后串口发送出来
void SCQueue_MessageRecive(void)
{
uint8_t data_temp;
int data_len = 0;
// data_len = QueueLength(&Q);
// if (data_len)
if(!QueueEmpty(Q))
{
DeQueue(&Q, &data_temp);
HAL_UART_Transmit(&huart1, &data_temp, 1, 100);
}
}
2、环形队列数据处理测试
- 附加标志法:
为了更好的演示“转圈圈的效果”,我们先来写入,不进行读取,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:开始初始化队列为空,然后我们写入数据,当我们写入52字节数据时,实际入队列30字节,队列满后便不再接收数据。
然后我们通过按键控制,每次读取一个字节,读取出几个字节,使得队列出于未满状态,可以看到队列头指针不断增加,不断追赶尾指针,满标志为0,当头指针小于尾指针的时候,是可以继续插入数据的。
那当头指针追上尾指针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当数据全部取出的时候,头、尾指针相同,队列重新处于空状态,完成一个圆圈,当然这里是为了效果更明显,写满,全部读出,实际不会这样,队列的空间会比实际接受的数据大一些,不断存储、读取,想成“你追我赶”的追逐游戏,直到一帧数据结束。
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为了加快数据处理速度,我们希望是能边写入边读取的,这样效率要比完全接收完成之后再做处理节省不少时间,接下来,进行测试边存储边读取的效果,理想的是应该在一个环里不断转圈(添加视频):
- 预留空间法
预留空间法与附加标志法大致相同,区别在于,会有一个单位空间剩余作为判断满队列用,其他的过程都是一样的,就不做介绍了,主要看下区别,可以看到,最后一字节地址并未写入数据,但提示空间已满,无法继续写入,这也就是预留的一单位空间用于确定队列满状态,但也是会造成空间的浪费。
视频演示:
关于循环队列在单片机中的使用就要到这里了,感谢各位小伙伴耐心阅读,记得点赞,转发哦!
- 上一篇: 超详细的FreeRTOS移植全教程——基于stm32
- 下一篇: 终极调试利器,各种Link通吃
猜你喜欢
- 2025-05-23 STM32学习笔记-CubeMX使用
- 2025-05-23 嵌入式开发丨51、STM32、Linux点灯的区别
- 2025-05-23 【基础】STM32F103C8T6制作舵机测试仪详细图文教程
- 2025-05-23 利用Proteus仿真STM32实现DHT11温湿度检测
- 2025-05-23 《GD32开发实战指南》第13章 DAC
- 2025-05-23 51-FORTH(1): 8051计算机诞生记
- 2025-05-23 _attribute__((weak))关键字如何使用?
- 2025-05-23 终极调试利器,各种Link通吃
- 2025-05-23 超详细的FreeRTOS移植全教程——基于stm32
- 2025-05-23 我只用了十分钟:将RT-Thread移植到了新唐新款单片机上
- 05-24高中数学解题分析方法及知识点
- 05-24C/C++编程笔记:无法在C++中重载的函数,六种方式
- 05-24面试与实战:什么是 Lambda?该如何使用?
- 05-24设计模式之单件模式
- 05-24Axon Framework - 模型- 聚合
- 05-24自动化利器Python类实例方法、静态方法和类方法的区别和用法
- 05-24嵌入式开发必看!面向过程VS面向对象,哪种更适合你的项目?
- 05-24Python:深度剖析实例方法、类方法和静态方法的区别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cmd/c (64)
- c++中::是什么意思 (83)
- 标签用于 (65)
- 主键只能有一个吗 (66)
- c#console.writeline不显示 (75)
- pythoncase语句 (81)
- es6includes (73)
- sqlset (64)
- windowsscripthost (67)
- apt-getinstall-y (86)
- node_modules怎么生成 (76)
- chromepost (65)
- c++int转char (75)
- static函数和普通函数 (76)
- localstorage.removeitem (74)
- vector线程安全吗 (70)
- & (66)
- java (73)
- org.redisson (64)
- js数组插入 (83)
- linux删除一个文件夹 (65)
- mac安装java (72)
- eacces (67)
- 查看mysql是否启动 (70)
- 无效的列索引 (7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