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CORS是一个W3C标准,全称是"跨域资源共享"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。它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,发出XMLHttpRequest请求,从而克服了AJAX只能同源使用的限制。
整个CORS通信过程,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,不需要用户参与。对于开发者来说,CORS通信与同源的AJAX通信没有差别,代码完全一样。浏览器一旦发现AJAX请求跨源,就会自动添加一些附加的头信息,有时还会多出一次附加的请求,但用户不会有感觉。
因此,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。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,就可以跨源通信。浏览器将CORS请求分成两类: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。
简单请求
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两大条件,就属于简单请求。
一、请求方法 get、post和head三者之一;
二、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:
Accept
Accept-Language
Content-Language
Last-Event-ID
Content-Type:text/plain
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
Content-Type:multipart/form-data对于简单请求,浏览器直接发出CORS请求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头信息之中,增加一个Origin字段。
比如浏览器发现这次跨源AJAX请求是简单请求,就自动在头信息之中,添加一个Origin字段,如:
GET /cors HTTP/1.1
Origin: http://localhost:5173
......上面的头信息中,Origin字段用来说明,本次请求来自哪个源(协议 + 域名 + 端口)。服务器根据这个值,决定是否同意这次请求。
如果Origin指定的源,不在许可范围内,服务器会返回一个正常的HTTP回应。浏览器发现,这个回应的头信息没有包含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字段,就知道出错了,从而抛出一个错误,被XMLHttpRequest的onerror回调函数捕获。
如果Origin指定的域名在许可范围内,服务器返回的响应,会多出几个头信息字段。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http://localhost:5173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true 
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:  
Content-Type: text/html; charset=utf-8上面的头信息之中,有三个与CORS请求相关的字段,都以Access-Control-开头。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
该字段是必须的。它的值要么是请求时的Origin字段的值,要么是一个*,表示接受任意域名的请求。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
该字段可选。它的值是一个布尔值,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。默认情况下,Cookie不包括在CORS请求之中。设为true,即表示服务器明确许可,Cookie可以包含在请求中,一起发给服务器。这个值也只能设为true,如果服务器不要浏览器发送Cookie,删除该字段即可。
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
该字段可选。CORS请求时,XMLHttpRequest对象的getResponseHeader()方法只能拿到6个基本字段:Cache-Control、Content-Language、Content-Type、Expires、Last-Modified、Pragma。如果想拿到其他字段,就必须在
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里面指定。
复杂请求
非简单请求是那种对服务器有特殊要求的请求,比如请求方法是PUT或DELETE,或者Content-Type字段的类型是application/json。
非简单请求的CORS请求,会在正式通信之前,增加一次HTTP查询请求,称为"预检"请求(preflight)。
浏览器先询问服务器,当前网页所在的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,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动词和头信息字段。只有得到肯定答复,浏览器才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,否则就报错。
OPTIONS /guidaoheng/search HTTP/1.1
Accept: */*
Accept-Encoding: gzip, deflate, br, zstd
Accept-Language: en-US,en;q=0.9,zh;q=0.8,zh-CN;q=0.7
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: authorization,content-type
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: POST
Connection: keep-alive
Host: localhost:8080
Origin: http://localhost:5173
Referer: http://localhost:5173/
Sec-Fetch-Dest: empty
Sec-Fetch-Mode: cors
Sec-Fetch-Site: same-site
User-Agent: Mozilla/5.0 (Macintosh; Intel Mac OS X 10_15_7) AppleWebKit/537.36 (KHTML, like Gecko) Chrome/129.0.0.0 Safari/537.36"预检"请求用的请求方法是OPTIONS,表示这个请求是用来询问的。头信息里面,关键字段是Origin,表示请求来自哪个源。
除了Origin字段,"预检"请求的头信息包括两个特殊字段。
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
该字段是必须的,用来列出浏览器的CORS请求会用到哪些HTTP方法,上例是POST。
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
该字段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,指定浏览器CORS请求会额外发送的头信息字段,上例是authorization。
预检请求的回应
服务器收到"预检"请求以后,检查了Origin、
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和
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字段以后,确认允许跨源请求,就可以做出回应。
HTTP/1.1 200
Vary: Origin
Vary: 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
Vary: 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http://localhost:5173
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: POST
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: authorization, content-type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true
Content-Length: 0
Date: Tue, 15 Oct 2024 07:12:59 GMT上面的HTTP回应中,关键的是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字段,表示http://localhost:5173可以请求数据。该字段也可以设为星号,表示同意任意跨源请求。
如果浏览器否定了"预检"请求,会返回一个正常的HTTP回应,但是没有任何CORS相关的头信息字段。这时,浏览器就会认定,服务器不同意预检请求,因此触发一个错误,被XMLHttpRequest对象的onerror回调函数捕获,控制台会打印出报错信息。
服务器回应的其他CORS相关字段如下。
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
它的值是逗号分隔的一个字符串,表明服务器支持的所有跨域请求的方法。注意,返回的是所有支持的方法,而不单是浏览器请求的那个方法。这是为了避免多次"预检"请求。
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
如果浏览器请求包括
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字段,则
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字段是必需的。它也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,表明服务器支持的所有头信息字段,不限于浏览器在"预检"中请求的字段。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
该字段与简单请求时的含义相同。
Access-Control-Max-Age
该字段可选,用来指定本次预检请求的有效期,单位为秒。
浏览器的正常请求和回应
一旦服务器通过了"预检"请求,以后每次浏览器正常的CORS请求,就都跟简单请求一样,会有一个Origin头信息字段。服务器的回应,也都会有一个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头信息字段。
springboot项目如果配置CORS
@Configuration
public class CorsConfig {
    @Bean
    CorsFilter corsFilter() {
       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= new CorsConfiguration();
        configuration.setAllowedOrigins(Collections.singletonList("*"));
        configuration.setAllowedHeaders(Collections.singletonList("*"));
        configuration.setAllowedMethods(Collections.singletonList("*"));
        configuration.setAllowCredentials(true);
       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 = new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();
        source.registerCorsConfiguration("/**", configuration);
        return new CorsFilter(source);
    }
}- 上一篇: 从零开始学习3D可视化之数据对接(1)
- 下一篇: 前端——CORS跨域请求的限制与解决
猜你喜欢
- 2025-09-14 前端上传切片优化以及实现_页面切片上传
- 2025-09-14 黑客通过钓鱼攻击劫持npm软件包:含chalk、debug等十余个高频库
- 2025-09-14 记录一次网盘资源不给提取码的经历!另类编程思维,Python破之!
- 2025-09-14 前端必读:如何在 JavaScript 中使用SpreadJS导入和导出 Excel 文件
- 2025-09-14 面试官:说说你对options请求的理解
- 2025-09-14 手把手教你写一个简易的微前端框架
- 2025-09-14 腾讯工程师案例实战:大型前端项目的断点调试共享化和复用化实践
- 2025-09-14 js 通过流的方式进行下载_js 下载流文件
- 2025-09-14 如何在关闭浏览器标签前,可靠地发送 HTTP 请求?
- 2025-07-09 跨域资源的共享(CORS)N种用法(跨域资源共享的缩写是?)
- 最近发表
- 
- 聊一下 gRPC 的 C++ 异步编程_grpc 异步流模式
- [原创首发]安全日志管理中心实战(3)——开源NIDS之suricata部署
- 超详细手把手搭建在ubuntu系统的FFmpeg环境
- Nginx运维之路(Docker多段构建新版本并增加第三方模
- 92.1K小星星,一款开源免费的远程桌面,让你告别付费远程控制!
- Go 人脸识别教程_piwigo人脸识别
- 安卓手机安装Termux——搭建移动服务器
- ubuntu 安装开发环境(c/c++ 15)_ubuntu安装c++编译器
- Rust开发环境搭建指南:从安装到镜像配置的零坑实践
- Windows系统安装VirtualBox构造本地Linux开发环境
 
- 标签列表
- 
- cmd/c (90)
- c++中::是什么意思 (84)
- 标签用于 (71)
- 主键只能有一个吗 (77)
- c#console.writeline不显示 (95)
- pythoncase语句 (88)
- es6includes (74)
- sqlset (76)
- apt-getinstall-y (100)
- node_modules怎么生成 (87)
- chromepost (71)
- flexdirection (73)
- c++int转char (80)
- mysqlany_value (79)
- static函数和普通函数 (84)
- el-date-picker开始日期早于结束日期 (76)
- js判断是否是json字符串 (75)
- c语言min函数头文件 (77)
- asynccallback (87)
- localstorage.removeitem (77)
- vector线程安全吗 (73)
- java (73)
- js数组插入 (83)
- mac安装java (72)
- 无效的列索引 (74)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