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秀的编程知识分享平台

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
逻辑学基础常识整理(逻辑学基础知识点)

nanyue 2025-07-23 16:54:52 技术文章 4 ℃

逻辑学基础常识整理

一、认识的两个阶段

人的认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:

1. 感性认识阶段:人通过身体感官与外界交互,在大脑中形成感觉、知觉和表象(印象)。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。

2. 理性认识阶段(思维阶段):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,意识对大脑中储存的感觉、知觉、表象进行加工,并与外界事物反复对比、验证。通过对这些初步形成的认识材料进行梳理、整理和改进,实现认识的飞跃,形成概念,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:“思维就是经过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的功夫。” 因此,思维过程本质上就是理性认识的过程。


二、思维的对象与反映

思维反映的对象极其广泛,既包括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(客观事实),也包括各种社会现象,还包括思维活动本身(思维对象)。

反映: 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事物情况的表述、陈述或指称。

事物情况: 指某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。

三、概念

*本质:使某事物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。

概念与语词: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,是语词的思想内容(内涵);语词则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或物质载体。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语词来表达。

概念定义的区别(核心主旨):

普通逻辑: 将概念定义为“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”。(强调概念是对事物特征的抽象把握)

形式逻辑:将概念定义为“反映对象本质属性和范围(外延)的思维形式”。(更强调概念的精确性,既包含内涵也包含外延)

关键区别: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定义比普通逻辑的定义更全面、更精确,明确指出了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——内涵(反映本质属性)和外延(反映对象范围)。普通逻辑主要侧重概念的内涵方面(反映属性)。

四、命题

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。不同的命题对应着不同的事物情况。

五、逻辑学的分支

1. 普通逻辑:以思维本身为研究对象,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基本规律,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。

2. 形式逻辑:在普通逻辑基础上发展而来,以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(思维形式)为研究对象,更侧重于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(特别是推理的有效性),也涉及相关方法。(其概念定义体现了这种对精确形式的追求)

3. 数理逻辑(符号逻辑):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形式逻辑,以形式逻辑的推理形式为研究对象,高度抽象化、形式化地研究逻辑的形式结构和规律,并运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和方法。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