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秀的编程知识分享平台

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
单体架构回潮:企业为何不再纠结技术焦虑

nanyue 2025-09-04 14:17:53 技术文章 6 ℃

放下技术焦虑:越来越多公司重回单体架构的真相

我刚刷完朋友圈,看到Segment CTO直接发了篇《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微服务》,那瞬间我是真有点懵。

不是说“微服务才是未来”吗?

这怎么感觉圈里又刮起倒流风了?

更离谱的是,底下评论一堆人在举手:“我们公司也在合了”,“aws其实也用单体”。

一群程序员都开始自爆家丑,感觉大家这几年都被微服务折腾得够呛。

不得不说,我真有点替那些还在死磕服务拆分的小团队捏了把汗。

现在谁还天天追着微服务?

不如来聊聊,为什么公司都在悄悄回到单体,难道这波潮流又拐回去了?

到底是技术进化,还是人性的反复横跳?

“微服务”那些年——一地鸡毛,谁懂啊

讲真,之前全网都在吹微服务,什么“团队独立扩展”“随手上线新功能”“部署快得飞起”,听着都跟科幻片似的。

结果真落地了,才发现——这玩意儿,没那么美好。

我这几年见过的项目,微服务做多了,代码跟乐高拼图一样,但没人知道每块都是什么。

新人一来,直接问:“这谁负责?”没人敢接话。

老员工维护,就跟侦探破案似的:“这个bug到底是哪个服务搞出来的?”每次出问题,工程师都在修“水管”——一头是网络通信,一头是各种消息队列,脑袋都大了。

举个栗子,电商系统吧,最常见的玩法:

认证服务

商品目录服务

购物车服务

订单服务

通知服务

看着清晰,其实坑多得离谱。

你要配Kafka衔接所有服务,Redis共享会话,CI/CD流程一遍下来半小时起步。

写代码都不是业务逻辑,99%是和其他服务“打招呼”。

一个新功能,动不动要改5个服务,提3个PR,还要等俩团队点头。

说好的提效,实际都在扯皮和修桥补路。

也不是我杠——你们自己去翻GitHub上那些爆火的“微服务最佳实践”,评论区一半都在吐槽:上线慢,修bug难,调试跟找针一样。

微服务在小团队,真的是把简单问题硬生生拆成复杂的。

单体架构:又土又香,谁用谁舒服

其实这个回归现象不止国内小厂,国外大公司也都在玩。

亚马逊内部,不少核心业务其实还是“单体”风格,Google也是,腾讯更不用说。

连Basecamp都在推“单体优先”,这真不是啥噱头。

为啥?

说白了还是“简单好维护”。

单体架构,所有逻辑都塞在一个程序里,哪里有问题一查就知道,脉络清楚,改起来直接,调试也快。

现在开发工具那么卷,Go、Rust那些新语言,性能本身就顶,容器一包,部署也没啥压力。

谁还天天搞复杂分布式系统?

我有个朋友,创业公司十几个人,产品两年没大升级,天天在修微服务的部署出bug。

后来直接一拍桌子,把所有服务合成一个大项目,代码塞一起,三个月业务进展比前面一年还快。

这种剧情,2024年真是见怪不怪。

数据和案例,给你来点真的

你要说我瞎说,这边给你摆几个“官方爆料”:

Shopify早就把原来的细分微服务又拼回一个大系统,工程师直接说:“我们太高估了微服务的便利,维护成本高得离谱。”

Segment CTO发长文吐槽:“微服务让我们开发速度慢了,响应迟钝,团队协作反而变复杂。”

还有阿里内部项目,原来搞一堆微服务,后面大版本直接合成了单体架构,服务上线速度瞬间快一倍。

这些公司不缺人、不缺钱,照样被微服务坑过。

说明啥?

架构选型不是越潮越好,是看团队实际情况和维护能力。

那微服务就一无是处了?没那回事!

别把话说死。有些场景,微服务还是有用的,特别是:

服务千万人级别的大平台,功能分工超级细,团队一堆。

动不动就要独立发布、频繁迭代,监控自动化很成熟。

技术栈超级复杂,比如同时有Java、Go、Python混着用。

这些大厂,玩微服务是因为业务太大了,单体撑不住。

可是你如果是几十人的小团队,主要做核心产品,技术人手又有限,微服务真的更多是“自找麻烦”。

还不如单体,维护快、开发爽、上线稳。

模块化单体:既要分工,又要不拆家

现在挺多公司都在搞一种折中玩法——模块化单体。

其实很简单,就是整个系统一包到底,内部功能自己按目录分块,比如:

```

/cart # 购物车

/order # 订单

/notification # 消息通知

```

这些模块看着独立,实际上都在一个项目里,调用不走网络,不用消息队列,出问题都能秒查。

这样既有分工,又不用搭那么多“桥”,维护起来巨舒服。

我身边有Java、Go团队都在用这个结构,开发效率高得离谱,CI/CD也就几分钟,线上出bug,半小时能修好。

你要非要拆,除非你的用户量大到一天上百万级别,不然真没必要。

技术选型,别太焦虑,适合才是王道

说实话,这几年数码圈啥风都见过。

发布会刚说完“微服务最潮”,转眼大厂又一窝蜂回归单体,节目效果满分。

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追风口,是让你团队能把业务做好,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创新上。

架构选型就像选手机,顶配未必适合所有人。

你公司要是小而精,单体就是“省心利器”;你要是大平台、百人团队,微服务也不是洪水猛兽,只是维护成本高点。

别光看别人怎么选,要想想自己能不能hold住。

有一说一,这波“单体回归”其实也是技术圈的自我救赎,别天天被新名词PUA。

技术就该像一双鞋,合脚最重要,别为追潮流,把自己磨出水泡。

我就想问问大家,你们公司现在到底用的啥架构?

有没有被微服务坑过?

或者单体架构真的帮你们提高效率了吗?

留言区可别装,来点真话,看看程序员们的真实生活到底咋样?

行吧,这波技术大潮就聊到这儿——你怎么看这波“回归单体”的风口?

你觉得微服务到底值不值得?

有没有啥真实吐槽,欢迎评论区爆料!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