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1. 前言
由于Flutter运行于其他平台之上,其不可避免地需要和宿主平台进行通信。那其Flutter和宿主平台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呢?本文将详细介绍Flutter和宿主平台的通信方式,并从源码的角度剖析通信原理。
2. 架构概述
Flutter是通过Platform Channel同宿主平台进行通信的。其消息通道结构示意图如下:
为了保证界面能够响应及时,消息的传递是异步的。
Flutter定义了三种不同类型的Platform Channel,它们分别是:
- BasicMessageChannel:用于传递字符串和半结构化的信息。支持数据双向传递,有返回值。
- MethodChannel:用于传递方法调用(method invocation)。支持数据双向传递,有返回值。
- EventChannel: 用于数据流(event streams)的通信,仅支持数据单向传递,无返回值。
三种Channel之间互相独立,各有用途,但它们在设计上却非常相近。在宿主平台侧,其设计也非常类似。以下是Flutter在Android平台上的Platform Channel结构示意图。
消息的数据载体是ByteBuffer,在Android和Flutter侧都是通过BinaryMessager来发送和接收数据。接下来,会分别对Android端的三种Channel,以及Flutter端的三种Channel源码进行分析。
3. Android端结构
Android端Platform Channel结构示意图如下。
如图所示,BinaryMessager不会直接和Channel通信,而是通过Channel中的接口BinaryMessageHandler进行通信。在BinaryMessageHandler中,真正处理消息的是:BasicMessageChannel中的MessageHandler,MethodChannel中的MethodCallHandler,以及EventChannel中的StreamHandler。由于Android端无法之间使用二进制数据(ByteBuffer),因此在上述Handler在收发消息之前,会通过对应的Codec进行加解密,用于完成ByteBuffer和所需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。
当我们使用一个Channel时,我们需要初始化某个名字(Channel Name)的Channel,然后向该Channel注册一个处理消息的Handler。此时,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与之对应的BinaryMessageHandler,并以Channel Name为key,将其注册至BinaryMessager中。其源码如下:
class DartMessenger implements BinaryMessenger, PlatformMessageHandler {
//处理消息的handler
@NonNull private final Map<String, BinaryMessenger.BinaryMessageHandler> messageHandlers;
DartMessenger(@NonNull FlutterJNI flutterJNI) {
this.messageHandlers = new HashMap<>()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setMessageHandler(
@NonNull String channel, @Nullable BinaryMessenger.BinaryMessageHandler handler) {
if (handler == null) {
Log.v(TAG, "Removing handler for channel '" + channel + "'");
messageHandlers.remove(channel);
} else {
Log.v(TAG, "Setting handler for channel '" + channel + "'");
messageHandlers.put(channel, handler);
}
}
}
可以看到,各个Channel对应的消息处理Handler均以Map的形式存储在BinaryMessager中,Map的key是Channel Name。
3.1 BasicMessageChannel
用于传递字符串和半结构化的信息。支持数据双向传递,有返回值。其对应的消息处理Handler是MessageHandler,对应的Codec是MessageCodec。MessageHandler的onMessage方法接收一个T类型的消息,并异步返回一个相同类型result。MessageCodec主要用于二进制格式数据(ByteBuffer)与基础数据之间的编解码。
其定义了两个方法:
- encodeMessage:接收特定数据类型,并将其编码为二进制数据ByteBuffer。
- decodeMessage:接收二进制数据ByteBuffer,并将其解码为特定数据类型。
MessageCodec有以下几种:
codec类 | 特点 |
StandardMessageCodec(默认编码器) | 支持基础数据类型、二进制数据、列表、字典。 |
BinaryCodec |
|
StringCodec | 字符串与二进制数据之间的编解码。 |
JSONMessageCodec |
|
3.2 MethodChannel
MethodChannel用于传递方法调用(method invocation)。支持数据双向传递,有返回值。其对应的消息处理Handler是MethodCallHandler,对应的Codec是MethodCodec。MethodCallHandler的onMessage方法接收一个MethodCall类型消息,并根据MethodCall的成员变量method去调用对应的API,当处理完成后,根据方法调用成功或失败,返回对应的结果。MethodCodec用于二进制数据与方法调用(MethodCall)和返回结果之间的编解码。其定义了五个方法:
- encodeMethodCall:将方法调用消息加密为二进制数据。
- decodeMethodCall:将二进制数据解密为方法调用。
- encodeSuccessEnvelope:将成功的方法调用结果加密为二进制数据。
- encodeErrorEnvelope:将失败的方法调用结果加密为二进制数据。
- decodeEnvelope:将二进制数据解密为方法调用结果。
MethodCodec有以下两类:
codec类 | 特点 |
StandardMethodCodec(默认编码器) | 依赖于StandardMessageCodec,当其编码MethodCall时,会将method和args依次使用StandardMessageCodec编码,写入二进制数据容器。在编码方法的调用结果时:
|
JSONMethodCodec |
|
3.3 EventChannel
EventChannel用于数据流(event streams)的通信,仅支持数据单向传递(从Platform到Flutter),无返回值。其对应的消息处理Handler是StreamHandler,对应的Codec也是MethodCodec。StreamHandler与前两者稍显不同,用于事件流的通信,最为常见的用途就是Platform端向Flutter端发送事件消息。当我们实现一个StreamHandler时,需要实现其onListen和onCancel方法。而在onListen方法的入参中,有一个EventSink(其在Android是一个对象,iOS端则是一个block)。我们持有EventSink后,即可通过EventSink向Flutter端发送事件消息。其流程图如下:
StreamHandler工作原理并不复杂。在使用StreamHandler时,首先我们需要在Android端使用一个channel name初始化一个的EventChannel,然后再设置该EventChannel的StreamHandler,在设置该StreamHandler的时候,会以channel name为key将包含该StreamHandler的BinaryMessageHandler注册到BinaryMessager中,这样BinaryMessager在收发消息的时候,就可以通过channel name找到对应的StreamHandler,然后进行处理。
然后在Flutter端,我们需要使用同一个channel name初始化一个EventChannel,然后注册其监听。在注册监听后,Flutter会发送一个二进制消息到Platform端。Platform端用MethodCodec将该消息解码为MethodCall,如果MethodCall的method的值为"listen",则调用StreamHandler的onListen方法,传递给StreamHandler一个EventSink。而通过EventSink向Flutter端发送消息时,实际上就是通过BinaryMessager的send方法将消息传递过去。
EventChannel使用的Codec也是MethodCodec,此处就不再重复了。
4. Flutter端结构
Flutter端Platform Channel结构示意图如下。
和Android端类似,BinaryMessager不会直接和Channel通信,而是通过Channel中的接口MessageHandler进行通信。在MessageHandler中,真正处理消息的是我们重写的handler函数。由于Flutter端无法之间使用二进制数据(ByteBuffer),因此在上述Handler在收发消息之前,会通过对应的Codec进行加解密,用于完成ByteBuffer和所需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。
当我们使用一个Channel时,我们需要初始化某个名字(Channel Name)的Channel,然后向该Channel注册一个处理消息的handler。此时,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与之对应的MessageHandler,并以Channel Name为key,将其注册至BinaryMessager中。其源码如下:
class _DefaultBinaryMessenger extends BinaryMessenger {
static final Map<String, MessageHandler> _handlers =
<String, MessageHandler>{};
@override
void setMessageHandler(String channel, MessageHandler handler) {
if (handler == null)
_handlers.remove(channel);
else
_handlers[channel] = handler;
ui.channelBuffers.drain(channel, (ByteData data, ui.PlatformMessageResponseCallback callback) async {
await handlePlatformMessage(channel, data, callback);
});
}
}
可以看到,和Android端一样,各个Channel对应的消息处理Handler均以Map的形式存储在BinaryMessager中,Map的key是Channel Name。
4.1 BasicMessageChannel
BasicMessageChannel用于传递字符串和半结构化的信息,对应Android端的BasicMessageChannel。其对应的Codec是MessageCodec。MessageCodec主要用于二进制格式数据(ByteData)与基础数据之间的编解码。其实现子类及该子类支持的数据格式同Android端MessageCodec一一对应。
4.2 MethodChannel
MethodChannel用于传递方法调用(method invocation),对应Android端的MethodChannel。其对应的Codec是MethodCodec。MethodCodec主要用于二进制格式数据(ByteData)与消息调用及结果之间的编解码。其实现子类及该子类支持的数据格式同Android端MethodCodec一一对应。
4.3 EventChannel
EventChannel用于数据流(event streams)的通信,对应Android端的EventChannel。其对应的Codec也是MethodCodec。
5. 消息传递流程
接下来,以一次MethodChannel为例,我们通过源码来理解消息的传递过程。
5.1 Dart层
当我们在Flutter端使用MethodChannel的invokeMethod方法发起一次方法调用时,就开始了我们的消息传递之旅。首先,invokeMethod方法会将message和arguments封装成一个MethodCall对象,然后通过MethodCodec的encodeMethodCall函数将其编码成二进制数据(ByteData),最后通过BinaryMessages将其发送至Engine中的native层。
负责将调用传递给native层的方法是_sendPlatformMessage,该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,其有三个参数:
- name,String类型,值为channel name
- callback,PlatformMessageResponseCallback类型,值为回调函数
- data,ByteData类型,即二进制类型,即编码过的二进制数据
5.2 native层
_sendPlatformMessage在native层中对应的函数是platform_configuration.cc文件中的_sendPlatformMessage函数。此对应关系是在Dart虚拟机创建时建立的,函数调用流程图如下:
其实很好理解,该函数映射表作为dart层和native层之间的通信通道,属于Flutter Engine的基础,必须在初始阶段创建,和Java中jni的函数映射表类似。
_sendPlatformMessage函数接收了来自dart层的参数,并对其进行了封装:
callback被封装成native的回调PlatformMessageResponse类型的response;data被转化为uint8_t*类型的buffer;然后根据name,data,和buffer生成PlatformMessage类型的消息,并传递给RuntimeController的HandlePlatformMessage进行处理。
RuntimeController会将消息交给其代理RuntimeDelegate处理。RuntimeDelegate的实现类是Engine,Engine在处理消息时,会交由其代理Engine::Delegate处理,而该代理的实际实现为Shell,其
OnEngineHandlePlatformMessage接收到消息后,会向PlatformTaskRunner添加一个Task,该Task会调用PlatformView的HandlePlatformMessage方法。
platform_view_android是Platformview的子类,也是其在Android端的具体实现。当platform_view_android接收到PlatformMessage类型的消息时,如果消息中有response(类型为PlatformMessageResponse),则生成一个自增长的response_id,并以response_id为key,response为value存入字典pending_responses_中。接着,将channel和data均转化为Java可识别的数据,通过JNI向Java层发起调用,将response_id、channel和data传递过去。
其流程图如下。
5.3 Java层
Java和native的接口类是FlutterJNI,Android和Flutter Engine所有交互的jni接口均在该类中定义。在FlutterJNI中,负责接收PlatformMessage类型的消息的函数是handlePlatformMessage,该函数会将接收到的PlatformMessage交给BinaryMessager处理。在BinaryMessager中,由上文可知保存着以channel为key的BinaryMessageHandler。因此可以根据native传递过来的channel找到对应的BinaryMessageHandler,然后将data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并交由该BinaryMessageHandler处理。
BinaryMessageHandler处理完成后,FlutterJNI会通过JNI调用native的方法,将responseId和message传递到native层。native层,platform_view_android的
InvokePlatformMessageResponseCallback接收到了responseId和message。其先将message转化为二进制结果,并根据responseId,从panding_responses_中找到对应的PlatformMessageResponse对象,调用其Complete方法将二进制结果返回。PlatformMessageResponse的Complete方法向UI Task Runner添加了一个新的Task,这个Task的作用是将二进制结果从native的二进制数据类型转化为Dart的二进制数据类型response,并调用dart的callback将response传递到Dart层。
Dart层接收到二进制数据后,使用MethodCodec将数据解码,并返回给业务层。至此,一次从Flutter发起的方法调用就完整结束了。
上述过程的流程图如下:
6. 小结
本文主要介绍了Platform Channel的主要类型,并分析了其在Android端和Flutter端的主要结构。最后通过方法的调用过程,分析了消息的具体传递流程。
7. 参考文档
《一篇看懂Android与Flutter之间的通信》
《深入理解Flutter Platform Channel》
《Android Flutter:手把手教你如何进行Android 与 Flutter的相互通信》
- 上一篇: 原来你是这样打印日志的,怪不得天天背锅……
- 下一篇: 解锁C++异步之力:高效并发编程指南
猜你喜欢
- 2025-09-18 GPU集群扩展:Ray Serve与Celery的技术选型与应用场景分析
- 2025-09-18 【不背八股】2.操作系统-进程、线程、协程的基本理解
- 2025-09-18 两张图看透Android Handler使用与机制
- 2025-09-18 Spring Boot 3.x 日志配置与 Logback 集成指南
- 2025-09-18 解锁C++异步之力:高效并发编程指南
- 2025-09-18 原来你是这样打印日志的,怪不得天天背锅……
- 2025-09-18 .NET Aspire 9.4 发布了 CLI GA、交互式仪表板和高级部署功能
- 2025-09-18 27.8K!一把梭 LLM:LiteLLM 带你用一套接口召唤 100+ 大模型
- 2025-09-18 Rust异步编程神器:用Tokio轻松创建定时任务
- 2025-09-18 C++ 回调革命:C 风格适配 Lambda 捕获指南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cmd/c (90)
- c++中::是什么意思 (84)
- 标签用于 (71)
- 主键只能有一个吗 (77)
- c#console.writeline不显示 (95)
- pythoncase语句 (88)
- es6includes (74)
- sqlset (76)
- apt-getinstall-y (100)
- node_modules怎么生成 (87)
- chromepost (71)
- flexdirection (73)
- c++int转char (80)
- mysqlany_value (79)
- static函数和普通函数 (84)
- el-date-picker开始日期早于结束日期 (76)
- js判断是否是json字符串 (75)
- c语言min函数头文件 (77)
- asynccallback (87)
- localstorage.removeitem (74)
- vector线程安全吗 (70)
- java (73)
- js数组插入 (83)
- mac安装java (72)
- 无效的列索引 (74)